超市采购-政府采购

时间:01-27 20:25:40 浏览:6582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商业物管

(2)以大量的市场份额保护和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使国家改变过去直接支持企业变为间接支持,即通过给订单进行支持,通过这个采购市场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处理好,还可以造就一批真正的企业家而不是企业的政府官员。
(3)通过公开招标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自由竞争环境,恢复市场本来面目。

12.所有固定资产都通过政府统一采购会不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开展?
答:基本不会影响。首先,政府采购是一项经常性的采购活动,只不过是把原来单位分散经常采购变为集中规模的经常性采购。对大型固定资产的购置原则上每月进行一次,小型的固定资产可以随时进行,劳务采购原则上采取定点消费办法,不会影响单位的正常公务消费。

13.采购货物质量如何保证?购买到价低质次的商品怎么办?
商品的质量一般通过工商部门认可的合同来保证,由技术监督部门验收、检查,不应该出现问题,供应商也不敢拿这个市场作赌注。当然,不排除万一的可能,即使如此,以政府采购机构的名义投诉或打官司亦总比单个消费者更有力量。 另外,供应商是不敢轻易打这个官司的,敢打,必然会引起轰动,财政亦可登报对这个供应商表示永远的不信用,对企业的声誉是一大损失,会大大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从这个角度来讲,确实供应商不敢冒这个险,因为这个市场太诱人了。 15.为什么财政部门还管政府的物品采购?
财政部门并不是没事找事干,这是财政部门的职责所在。随着国家公共财政的建立,公共财政的支出为了更加透明化、节约化,而由原来价值的分配形式转移到实物形态的管理,目的是消除一系列的腐败现象,把财政对国家资产的管理落实到实处。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采购来看,基本上都由财政部门来管理或具体操作。

14.为什么把工程采购亦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与现在建设部门工程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有什么不同?工程采购是不是管人家工程队建筑材料的采购?
答:按国际惯例,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采购包括工程采购这类,就如同政府花钱去买商品一样,政府要花钱建设一条路(工程),实际上是去向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买一条路(工程)。我国的财政具有建设职能,对工程的建设采购亦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现在建设部门工程招投标工作实际上是也就是政府采购采用的主要办法,只不过建设部门工程招投标的范围比政府采购的对象要宽,而且与最接近标底的合理价中标,而政府采购规定工程的最低合理价中标。 工程采购原则上不管工程队建筑材料的采购,因为以最低合理价为择标原则的竞争性招标,实际上已经把建筑材料采购的利润压得很低了,漏洞堵死了。中标价因为已经是没?quot;回扣"的合理价,控制材料采购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 但目前政府把工程采购暂时由建设部门进行单独的工程招投标,是以接近标底价中标为原则,而标底就留有材料采购漏洞的隐患(按市面材料计价),那么,材料采购特别是专项设备待不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15.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对单位领导、干部、职工有什么影响?如触动到许多人的利益,阻力会不会很大?
答:政府采购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遏制采购环节的各种腐败,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遭到这部分人的反对甚至抵制。从另一个角度讲,正说明政府采购制度已经起作用,实际上阻挠改革的人有可能就是原来分散采购中的腐败分子,必须给予打击与曝光。换一句话来说,政府采购制度就是约束在采购过程中心术不正的人。 对单位领导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采购环节的腐败很少有领导参与。相反,由于领导对采购过程中的腐败现象不管或不好管,听之任之,就会助长其发展。普遍"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亦是痛恨的,他们无权制约这些腐败现象,只能迁怒于单位领导,责怪领导没有能力管,不配当领导。另外,单位的经济往往是很紧张的,采购坏了的浪费使单位领导的财权变得越来越小,领导无疑有意见。 实施政府采购制度使单位节约经费,堵塞漏洞防止腐败,提高工作透明度,重新树立领导威信。

16.中国实行政府采购不是自愿的,而是被逼出来的,如何理解?
答:任何改革就紧地旧制度的否定、冲击,改革又分为主动改革与被动改革,主动改革是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主动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以求更快地发展与完善;被动改革是问题成堆、矛盾突出、维持不下去了,被迫进行的改革。中国20多年的改革,特别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改革,大多数是被动式的改革,走投无路了才想起来要改革,主要表现在:
(1)来自国际上的压力:我国申请加入关贸协定与世贸组织,许多发达国家强烈要求中国签定《政府采购协议》,开放中国的政府采购市场,否则会给中国出难题。实际上中国几十年来几乎被排除在世界大家庭成员之外,成了孤家寡人,在与各国的双边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损失惨重。要想进入人家的市场,就必须开放自己的市场,这是对等的。
(2)政府财政困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无一例外不被财政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没财就没有政。现国家金库一年仅有的几千多亿元收入,刚够吃饭,发展事业与建设资金非常紧张。没办法,想到开源节流,但开源不是那么容易的,在蛋糕固定的情况下,要想办更多的事,就必须节流,精打细算,于是占政府国内生产总值5--15%份额的政府采购支出无疑成了一个节支的领域。要节支,就必须实施政府统一采购制度。
(3)腐败现象愈演愈烈,老百姓的耐性有限。在这种形势下,采购的反腐败便被提了出来。 (4)观念上改变:保护落后无异于自杀。我们传统观念是自力更生,害怕发展市场经济,开放市场会把我们的民族工业葬送,企业亏损、工人失业、社会动荡,国将不国,殊不知,这种保护落后的做法正是葬送经济发展的元凶。就象清朝政府几百年江山被外因列强瓜分与毁灭一样。我们各级领导经过两次大的思想大解放,大多认识了这个道理,对采购市场的国际一体化了有一定的危机感。

17.为什么说政府采购制度前景广阔?
答:政府采购制度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对这个新生事物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但是肯定能发展壮大起来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其可以通过规模采购大量节约资金,发展到一定时期,各项制度完善后,可以代理私人的自愿采购,可以帮政府赚钱。

18.为什么说政府采购市场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关系的纽带或者说是有效途径?
答:长期以来,企业没办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长期的行政干预(好心的与不好心的,自觉的与不自觉的)使政府与企业?quot;父子"关系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活力和经济的发展。十几年的改革采取了许多形式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始终解决不了政企不分的问题,找不到政府与企业的最佳联系点。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使政府与企业通过采购市场建立起规范的经济关系,政府不再是给予拨款、贷款、政策以及一切行政手段干预、支持企业、而是通过给订单支援企业。美国政府对波音收音机制造公司的支持就是通过这种形式。

19.怎样正确认识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回扣问题?
答:回扣问题是个较繁感的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实际上已家喻户晓,公开的秘密对商家来说,回扣或优惠是竞争的一种手段,本身并不存在问题。但当这?quot;回扣"的不同处理就会产出不同的问题,帮公家"回扣"即压低价使公家出更多少的钱购买到同一商品,是好事,说明经办人素质高,责任心强,是真正的"公务员";但压价为私人索取"回扣"就是一种腐败行为了。 有人说为了避嫌我干脆不讨价还价,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本来公家该出更少的钱购买同一物品,布由于你不讨价还价需付更大代价,如果是有意识的,那是失职,如果是无意的,那是无知,个人的素质问题。

20.询价采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询价采购适用于数量不多、价格弹性不大、产品技术参数标准化程度高的物品采购,它解决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急需的物品需求,同时对节约采购成本(主要是采购过程的成本)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一些贫困地区、中小城市来说,不失为一种较为现实的政府采购方式。那么,如何规范这项工作,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政府采购  商业物管物业管理 - 商业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