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1-27 20:29:16 浏览:6117次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物业管理知识
整合的魅力
——试论西北物业管理企业重组、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物业管理企业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专业人才少且分散,难以发挥群体功能和综合实力,而且绝大多数企业存在着经济效益差,亏损严重等问题。就陕西来看,全省的270多家物业管理企业中,有一级物业管理资质的就高新物业一家,有二级资质的也就20多家,其他都是三级及其以下的企业。全国除万科、中海、金地等少数物业企业管房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外,物业管理企业平均管房面积偏低。西部管房面积最大的高新物业现管面积也就200多万平方米。要改变物业管理这种小兵团分散作战的局面,形成“物管航母”,发挥团队的整体实力,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就必须组建一批实力雄厚、人才集中、专业技术力量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物业管理企业集团。要组建这样的企业集团,就必须从西部现有企业的实际管理状态出发,通过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对一定区域的中小型企业或组织进行科学重组、优势整合。
一、科学重组、优势互补、强强联手,整合势在必行
在国家不断强调进行产权改革,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时候,我们利用现代企业成熟的管理经验,对一定地域的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科学的重组,使单一企业的资源、管理、资金等优势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有效的实现服务标准化、作业流程化、管理系统化,最大程度的促进行业的繁荣和企业效益的提高,是中国物业管理企业飞速发展、追求卓越的必然选择。
1、集团化发展有利于集中企业的优势,提高物业管理服务的整体水平。我国的物业管理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物业管理市场的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突出表现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们对生产、工作和生活环境及质量的要求,必须有一批能够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骨干企业为核心,组建成物业企业集团,使集团成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优势互补。
2、集团化发展有利于改变物业管理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的局面,实现规模效益。组建物业企业集团,与原单独的物业管理企业相比,不仅企业集团的规模大,而且人才、资金集中,技术力量强,可以通过集团的整体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夺得更多的物业管理项目,进而改变单独物业管理企业仅管少数物业项目的状况,实现规模效益。
香港华联兴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罗桂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国内物业管理应逐步解决存在的种种问题,以适应其需求及发展空间继续扩大的趋势。王罗桂华认为,国内的物业管理市场正不断地迅速发展及膨胀,需求日益扩大,然而,纵观国内目前的物管服务水平,均与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有一定差距。故此,大胆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物管经验,探索符合国际惯例并适合中国国情的物管体系,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的物管新路,是目前中国物管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国外专业及一流的物管公司进入中国内地的物管市场也是必然的趋势。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部分国外专业及一流的物业管理公司已逐渐察觉中国内地各省市的专业物业管理服务需求正因应房地产市场的急速发展而扩大,并开始提供专业化及国际一流的物业管理服务。其中包括怡高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世邦魏理仕、第一太平戴维斯、戴德梁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东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嘉理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卓德物业顾问有限公司、威格斯物业顾问管理有限公司等等。但是,在这些国外及香港知名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发展过程中,均因为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及面对不同程度的阻力而受到影响。这就是文化差异和生活方式在物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发挥。但这一作用必然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逐渐淡化。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今天的天下太平就高枕无忧,相反,更应该迅速组建属于民族的“物管航母”,借鉴并学习西方良好的管理经验,作大管理范围,作强中国企业。
3、集团化发展有利于发挥人才优势,改变人才、技术分散的格局。人才资源是物业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的关键。物业管理是集房屋管修、设备设施管理、绿化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治安保卫消防管理及公共服务、专项服务、特约服务于一身的管理。它要求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敬业精神,而且要有专业技能。目前,物业管理企业中人才缺乏的现象较为普遍。组建物业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对集团成员企业人力资源进行重新的组织和调整,将分散的人才资源实行优化组合,集中人才优势,使企业人才形成最佳结合。高新物业虽然不是国内最大的物业企业,但在西北的行业中实在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3年10月以来,短短的7、8个月内,就先后有10多位业界高级管理人才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