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职业经理的制度思考

时间:01-27 20:27:35 浏览:6786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物管制度

  物业管理职业经理的制度思考

  周宏泉

  目前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很大的一个差别就是职业化程度不高,这种差别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建立与完善职业经理制度体系已迫在眉睫。总的来看,建立物业管理职业经理制度体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与实际,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物业管理职业经理经验的同时,重点要融汇党和国家最新的人才方针政策,以致力于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物业管理职业经理制度体系。

  建立物管职业经理制度体系的科学依据

  研究建立物业管理职业经理制度体系,需全面分析建立物业管理职业经理的科学理论及技术政策依据等。1954年,美国著名学者彼得•德鲁克出版了其奠定了现代管理学基础的名著《管理的实践》,书中大胆预言:管理人员是“工业化社会中独特的和领导性的群体。本世纪以来,几乎还没有任何一种新的基本力量、新的领导阶层能够像管理人员一样迅速成长。这一阶层一旦崛起,很快会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几十年之后,彼得•德鲁克的预言在发达国家变成了现实,职业经理正是彼得•德鲁克所说的管理人员的主体。上世纪70年代,由哈佛大学马克雷朗教授提出的“能力主义”理论,就认为能力是“与创造高效业绩挂钩的职务行动特性”,提倡基于能力评价业绩。而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和观念首先将直接关系着企业未来的战略选择,影响公司未来竞争力的形成。为此,物管企业应当从战略和竞争的要求,选拔、培育和开发职业经理人队伍。同时,从物业管理的特殊性来看,还必须要看物业管理职业经理的管理服务实践与理论,看业主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因此要遵照科学的人才观,在制定物业管理职业经理资格标准时,必须到企业及物业管理服务实践中进行检验,按照尊重实践、尊重科学的态度,坚持从理论到实践,在实践中完善标准,以此形成比较完善和科学的标准体系。

  近年来,国家对企业管理者职业资格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十五”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等,已明确提出了探索社会化职业经理资格评价制度。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划,形成各类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发挥才干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从技术依据来看,物业管理职业经理标准技术规范一方面可以借鉴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中介组织关于管理者职业资格标准的规程;另一方面借鉴国家人事部、国家劳动部有关职业技术标准规范,包括建设系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的标准规范,以形成一个国外先进标准和中国本土化结合,体现职业经理特点的,即实用性、先进性、针对性、权威性的职业经理资质标准技术规程。

  从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来看,国家出台的《劳动法》中明确提出劳动者持证上岗;《职业教育法》也对职业教育、培训有明确的规定;《公司法》对企业管理者也有明确要求;《标准法》中关于制定各类标准的要求,对探索和制定社会化职业经理资质评价制度均有所借鉴。国家《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物业管理职业经理的内涵阐释及概念定义

  通常来讲,职业经理是指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深谙经营管理之道,熟练运用企业内外各项资源,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受薪人员。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其一,经理的职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科学性、专业性极强的社会职业,有其专业化的职业体系与行为规


本文关键字:职业  经理  物业管理  物管制度物业管理 - 物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