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县级城市房地产开发十大错误方式批判

时间:01-27 20:27:47 浏览:6262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房地产开发

   随着我国大中型城市房地产开发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中小房地产企业把目光放到本省范围内的县级城市的房地产开发上,这类公司在拿地的位置选择上多是二、三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边缘城市,最好城市拆迁改造力度较大的城市,原因在于可以享受周边城市地产价格上涨的带动效应,享受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当地开发商实力较弱,竞争强度较弱,我方运作理念、设计理念、建筑理念领先于当地企业;当地运作规范程度较低,制度缝隙较大;当地政府官员有招商引资的政绩压力。但是由于以往开发此类区域的成功经验并不多,因此在拿地方式、开发规模、外联内聚,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诸多误区,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历把这些误区逐一分析,希望能够对有志于这方面开发的企业有所借鉴。

   批判一:拿地方式的过程过于单一,缺乏科学细致的调研机制。

   很多大中型城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往往认为现在的县级城市是个尚未开发的聚宝盆,存在较大的开发空间和楼盘升值潜力,因此凭借中间人的介绍或者拍卖的方式,不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就杀进这个陌生的市场。对于这样的地方,政府领导意识往往很浓,不依常规做事,有些政府为鼓励企业投资,会许诺很多空头支票,也就是所谓的“招商优惠政策”,但是一但要上升为政府文件的高度,就很难。我有个朋友曾负责一个3000亩的大盘的策划工作,就碰到这种情况;他们企业刚当初进入市场的时候,市政府允诺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可是当他们把这些有利于企业推广的政策(实际上多是政府会议纪要)推向社会的时候,政府不干了,说“绝对不允许以政府的任何名义来运作项目”。也有的企业把市场调研敷衍了事,很多对企业楼盘开发有重要影响的政策没有很好的了解到,比如房产征收的税费,户型设计格局等,把错误的信息反馈给规划设计院,当项目一但报批获准,更改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批判二: 外地开发企业喜欢拍卖拿地

   在县级城市以招牌挂方式拿地风险很多,由于文章篇幅所限我仅举二个例子:

   1、过国企改制获取土地。

   此类土地多为划拨工业用地,需要经土地储备整理中心收回进行招拍挂(注意其中的风险,当地企业不懂规则或蓄意欺骗,往往在重组中把此类土地按照市场价格作价,其实还要收回经过公开市场),我方通过操作可以控制土地进入公开市场的时机,另外可以在该国企将收到的土地出让金返还上打主意;

   2、不摸潮水胡乱应拍

   应拍风险不仅仅体现在在价格的变化上,又表现为有的单位为了击退竞争对手请有关方面的关键人物出面,劝退招牌挂对手或恐吓招牌挂对手,必要时以天价成交排除竞争对手,然后使此次招拍挂无效(有人可能认为这是二败具伤他们可能要牺牲保证金,但是如果他们能做好政府关系,保证金是可以退还的);有的单位充分利用时间差,说服土地储备整理中心缩短信息公开到招标截至之间的时间间隔,设置苛刻条款使对手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如缴纳巨额保证金等(在实际操作中降低地价首付比例,延长缴纳时间能拖则拖。),政府的标杆工程或形象工程在拍卖的过程中,这种情况体现的有其明显。

   批判三:外地企业喜欢拿新城区的净地

   外地企业喜欢到新区拿地是有其很深的开发思路根源的,不仅仅是地价低廉,地价升值空间大的优点,还包括:

   1、现在政府对于老城区的拆迁很“怕出事”,所以往往让企业自己拆迁,你想政府都怕拆迁,企业能有多大力度,如果在碰上一些地痞无赖式的钉子户,假设企业此时不找黑道,估


本文关键字:房地产开发  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

《北方县级城市房地产开发十大错误方式批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