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1-27 20:27:35 浏览:6310次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物管制度
建设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发展
山东泰山生力源集团公司宣传科长 景 新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本思想为基础,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文化企业形象为外观表现,以实现最佳的经营管理为目标的企业管理新理论。这一理论的功能在于,运用文化的手段和力量管理企业,并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企业文化理论自八十年代一问世,就被西方学者誉为管理舞台上的“新明星”,成为领导企业管理模式的新潮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企业文化的信息不断从多种渠道传入我国,一个研究、探索、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潮也迅速在我国兴起。事实证明,自觉有意识地培育、建设企业文化,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我们泰山生力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适应时代的要求,围绕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实际,注重研究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了企业活力,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发展。公司曾连续五年入选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同时自1999年至今连续三年保持省级文明先进单位的荣誉,被评为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最佳和省一轻系统双文明企业。
一、以开拓进取为主体的企业精神是生力源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生长培育起来的,并为职工群众认可的一种群体意识。企业精神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经形成,就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 ,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树立强大的精神支柱,统一员工的共同追求,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凝成团结奋斗的合力。我们公司在近半个世纪的艰辛创业过程中,逐步培养、提炼、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精神,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树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企业精神的形成是与公司的创业历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公司的前身泰安酿酒总厂,诞生于战火纷纷的1945年,为支援解放战争,不屈的泰酒儿女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冒着枪林弹雨,昼夜坚持生产,最终和全国人民赢得了这场战争,用鲜血和汗水迎来了共和国的诞生。支撑起今天生力源大厦的企业精神,从这里可以找到最初的源头。60年代初,国家遭遇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酒厂停工待料,濒临倒闭的绝境;面对严峻的考验,泰酒人不甘消亡,众志成城,共度难关,创造了以酒换料和用代用品酿酒的新经验,于艰难中拓出一条新的生路。80年代初期,改革大潮猛烈地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白酒行业也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局面。是奋勇开拓击楫中流,还是求稳怕乱看摊守旧?深知“平庸等于死亡”的生力源人,知难而进,毅然走上了创名优酒的艰难道路。经过数百个日日夜夜的实践、探索,终于研制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泰山特曲;企业也从全省100余家酒厂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山东白酒行业的排头兵。进入90年代,随着国门洞开力度逐渐加大,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不断融合,外国企业和产品的大量涌入,市场竞争日益演化为激烈的国际商战;挑战面前,生力源人再一次表现出了永攀高峰的进取精神,1992年6月6日联合400余家企事业单位,组建起以泰安酿酒总厂为核心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1994年又成功地进行了股份制改造,1997年12月为了企业的发展毅然将在省内已颇具声名企业名称泰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为泰山生力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次次的更名,不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企业发展一步步的写照,是企业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向中国一流大型企业迈进的真实记录。
回顾企业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生力源集团之所以能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走出来,开拓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其根源就在于有一种精神在鼓舞、激励着职工为企业的振兴而顽强拼搏。经过充分的酝酿、讨论,我们将这种精神凝炼、归结为“科学、求实、创新、发展”的八字精神。这是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文化的根。
为用精神塑造生力源人,我们把它做成大字镶嵌在公司最醒目的楼墙上,让员工天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化为行动的准则;利用企业报、板报、宣传栏等多种舆论宣传工具,在企业里广泛宣传;公司主要领导利用多种场合反复在职工中进行宣传。如今,生力源精神已深深扎根于心中,融入了员工的意志品格,涵盖了企业的角角落落。酿酒公司6000吨粮食酒扩建改造工程中,为实现公司提出的当年动工、当年见效的目标,全体员工不畏严寒酷暑,风里来,雨里去,住窝棚,战通宵,披星戴月,栉风沐雨,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世界一流,亚洲最大的白酒发酵车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力源速度。企业精神如同一面鲜明的旗帜,引导着职工群众为企业的共同目标矢志奋斗。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是企业文化的基石
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作为企业主体的广大职工群众,不仅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企业精神文化塑造者,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把人做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充分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满足员工的各种要求,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因素,求得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1、关心爱护人,满足员工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是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职工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证,是职工主体地位是否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志。我们公司把维护职工利益,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平时,公司注重提高员工的物质生活。公司在企业经济效益连年增长的情况下,不断提高职工工资收入,2001年人均年收入达到9800余元,职工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投资2000万元,实施“安居工程”,建起面积达95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4栋,并配齐电、水、汽等设施;建成公寓化的单身宿舍楼两栋,解除了青年职工的后顾之忧;改建扩建了职工食堂、托
本文关键字:企业文化 物管制度,物业管理 - 物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