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地产行业采购工作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时间:01-27 20:22:47 浏览:6643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造价工程

    3、 提高对外沟通效率

    采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忙于打电话、发传真、接待供应商等事务性工作,繁琐且效率低下。目前,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已经借助电子商务系统,构建了广泛、高效的沟通渠道,轻松实现一对多的快速、准确传递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沟通效率和质量。

    四、 内外兼修,建立稳定、优质供应商库

    在实际工作中,采购员往往抱怨好的厂商要么留不住,要么不配合,经常为寻找信誉好、实力佳的厂商而疲于奔命,结果却未必满意。事实上,企业若要建立一套稳定、优质的供应商库,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内外兼修,扶优劣汰,逐步建立自身的优质供应商库。

    1、 选择适合自己的供应商

    “适合自己的才是合理的”,对于企业或项目而言,采购过程中并不是必须要选择知名品牌供应商。企业需要结合开发项目档次、自身实力、合作模式、地域特征等方面综合考虑和权衡,制定统一的合格供应商标准和要求。一方面,在供应商入库审核时,按照标准选择符合的供应商纳入合格供方库;另一方面,在业务合作过程中,对供应商业务参与记录、过程履约记录、乃至竣工结算和保修期阶段的记录持续进行评价,对纳入黑名单的供应商进行公示,将不适合自己的供应商名单及时从合格供方库中进行剔除。

    2、拓宽信息渠道

    从广度上来讲,采购人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互联网、展会等渠道快速查找到相应的供应商,快速补充信息量;从深度上来讲,采购人员可以多结交些同行朋友,能够准确、快速获取到供应商的合作和信誉情况,有利于在采购过程中加以甄别和筛选。

    3、加强自身采购信誉建设

    在过程中,不公平采购、付款条件异常苛刻、付款时间一拖再拖、人员服务态度恶劣等情况时有发生,造成开发商企业逐渐失信于供应商,导致供应商不太愿意配合采购方的情况,并且形成企业品牌形象不佳的情况。因此,开发商企业也需要建立自身诚信采购形象,注重采购承诺,避免欺骗行为,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业务合作,逐步建立起自身的采购信誉,才能逐步拥有一批持续、稳定、优质的供应商合作伙伴。

    五、 定标准、管两端,提升采购物资质量

    采购物资的质量好坏,影响到的绝不仅仅是项目开发的进度,更重要的会影响到开发项目的品质和企业形象。采购物资的质量是开发商企业重点把控、但也是经常出现问题的领域。对于质量控制而言,涉及到自采购计划、送样、封样、验收等全过程(图4),所以笔者认为,需要对业务全过程中关键环节采取措施和控制,多管齐下、整体联动

   

    (图4)

    1、 建立重点物资的质量标准或标杆

    对于影响到项目外观形象、产品品质的重要物资,如电梯、涂料、电工产品、瓷砖、门窗、灯具、洁具等,需要建立统一的品牌、技术标准、样品图片和验收规范资料库,在企业内树立标杆和标准,严格约束项目物资采购和验收工作,提高物资质量。

    2、 明确采购计划中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在计划阶段,需求部门要提供所需物资的规格型号、技术要求、参考标准、产品档次、产地等要求,必要的话附上产品样式图片,这样从源头明确需求,才能保证采购过程和验收入库阶段不会出现产品走样,乃至“以次充好”的现象。

    3、 严格把好验收关

    目前采购过程中,大多企业已采用样品确认制度,对所供应商的物资样品组织多方进行签字确认,以保证供应物资的准确性。但从上图中不难看出,产品封样工作在整体质量控制链中处于中间位置,并不是终点。因此企业需要重视产品检验环节,需要对比样品和实际产品的图片、技术要求等内容,并进行必要的抽样验收,组织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把好关,而不是流于形式,才能避免企业付出沉重代价。

    六、“两多一集中”,降低采购成本

    “不仅买对,而且不贵”,在质量满足项目要求的前提下,价格必然成为采购的主要目标之一。控制价格的方法有很多种,便归根结底还是“两多一集中”:第一,就是实现集中采购,形成采购规模优势,靠量压价;第二,就是鼓励供应商多次、充分竞争,采购方坐收“渔翁之利”;第三,就是多深入分析和对比价格,摸清实际成本和利润情况,不花冤枉钱。

    1、力推集中采购

    采购过程中,在满足项目工期、质量的前提下,对于本项目或项目间相同和相近功能、或相互关联、或相互配套的采购项目,应尽量集中进行采购,利用采购量来提高自身议价能力,以获取到更加优惠的价格。同时企业可以实践“集中采购+分散采购”的混合模式,项目公司主要采购一些辅助或应急类物资,城市公司重点做好需要招标类的物资采购的作,而对于战略类物资,可以集中总公司统一进行采购,减少重复采购次数,提高采购效率,减少采购运作成本。

    2、主张多轮招标、充分竞争

    首先,开发商企业在采购过程中,需要给供应商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和环境,制定合理和统一的采购的技术条件和评定标准,为供应商能真正进行竞争奠定基础;

    其次,对于招标采购项目,从发布标书到最后定标,一般需要3轮以上的竞争,其中技术评标至少1轮,商务竞标和决标至少需要2轮,进行逐轮淘汰,才可以进行充分、有序竞争,选择到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结果(图5);

   

    (图5)

    最后,可以考虑在采购中引入符合条件的新厂商,打破以往的竞争格局,形成“鲢鱼效应”,激发采购过程中新的竞争活力。

    3、开展采购价格积累公示,奖优罚劣

    在企业内部,建立采购价格信息库,可以逐步积累涵盖到各地区、各类别、各时段的物资价格信息,横向可以进行各地区采购价格对比,纵向可以清晰查看到价格变动趋势。这样的话,我们在价格评审时,不再简单的进行决策,而是提供综合对比和分析,更加理性地进行价格审核。

    另外,对于各地区和采购员的物资采购价格每月集中进行公示一次,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情形。接受企业内部人员乃至外部供应商的监督,对于其中不合理、不合规的地方以及存在的问题,须按制度进行处罚,并敦促采购部门和人员积极进行整改完毕。建立奖励制度,对于采购价格下降的,给企业带来较好经济效益的人员,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通过这样推拉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促进采购部门不断提高采购经济效益。

    4、学会核价、加强核价

    首先,对于采购价格,必须由专门核价部门(核算部或财务部等)独立进行核价。核价人员有权对采购价格进行质疑,提出价格调整建议和说明,要求采购部门进行整改或调整。若整改和调整不符合要求,采购部门无权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当然,核价人员,包括采购人员均需要学会核价。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材料专业和财务知识,深入市场、熟悉物资的成本构成和利润情况、了解各供应商和品牌的优劣势、掌握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变动趋势,摸索建立一套各类物资的价格规律,逐步提高核价水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房地产行业  造价工程工程建筑 - 造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