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的整合

时间:01-27 20:27:47 浏览:6371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房地产知识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高等教育跨越性发展的前提,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需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正面临着突破瓶颈,克服和解决难点、重点问题,向纵深发展的攻坚阶段。而在高校的各项后勤工作中,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服务是后勤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公寓建设中不同的投资形式,不同的管理模式以及学生群体特点的变化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等,都给学生公寓的管理如何促进高等教育事业下的发展,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保持高校稳定的同时,搞好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出了一个必须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1、高校学生公寓发展简析

  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服务是后勤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成为了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重要内容。1999年11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议后,高校后勤社会化被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据不完全统计,从1999年至2002年底,4年内全国新建大学生公寓3800多万平方米,改造1000万平方米。全国四年新建的学生公寓超过1999年前50年建设的总量,大大改善了学生公寓的住宿条件,同时也给公寓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新的发展机遇。但学生公寓等后勤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工作,为了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创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学生公寓管理体系,推进高校两个文明建设,从1999年至2002年共召开了四次全国性的高校后勤工作会议。并于2002年2月22日以教发(2002)6号文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2002年8月26日以教社政〔2002〕9号文下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分会于2003年7月25日专门成立了学生公寓专业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高校学生公寓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下,我国高校学生公寓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为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政策的制定和高效的快速发展,社会力量逐渐渗透到高校学生公寓建设中来。校外公寓、大学城、大学村不断涌现,与此同时,校内学生公寓新建、改造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学生公寓的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和思路。

  2.1 校外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模式

  近年来,各地、各高等学校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筹领导下,运用社会化的办法,在学校的周边及其他地区,成片建成了相当数量的学生公寓。这些公寓大多位于校外,由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使用,共住学生群体规模和管理难度较大。针对该种情况,各高校均采取了物业管理和学生管理相分开的管理模式。学生公寓的物业管理,由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或其他部门(单位)管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与日常行为管理,主要由高校向公寓派遣政治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进行管理的方法。政治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法律法规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把学生在公寓的表现与学生品德鉴定、优秀学生评选及奖学金的评定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促进学生公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全了学生公寓的有关管理规章制度。高校、学生、业主、物业管理等各单位和人员之间,建立了有效的契约关系,保证各项生活设施的正常使用,维护公寓的正常生活秩序。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建立了由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民主监督机构,参与公寓的管理和服务,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反映学生的建议和要求,协助做好安排学生勤工助学等有关工作。

  2.2 校内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模式

  后勤社会化转制近五年来,各高校的学生公寓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转制,转制后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高校发展比较超前,完全实现了企业化管理,严格按照企业运作模式对学生公寓进行管理,有的仍然归属于学生部(处),但更多的是学校确定了甲乙双方后,简单地把学生公寓划归了后勤,人、财、权、利划分模糊,学校干预过多,学生公寓自主权微乎其微的这种半社会化管理体制。学生公寓职工


本文关键字:学生公寓  房地产知识房地产知识

《探析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的整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