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贝聿铭的东馆

时间:01-27 20:29:04 浏览:6875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房地产知识

   从1978年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建成开馆以来,它就成为世界瞩目的。"继承现代主义抽象建筑风格"的标志性建筑,贝聿铭先生成为建筑系学生崇拜的偶像。在一个梯形地段内,毗邻声名卓着、气势恢宏的老美术馆,而能独具个性屹立于世,确实不同凡响。

   不同的建筑理论家在对东馆作出不同的解释。主张艺术贵在创新的人,赞美它的完全非古典的平面与造型,主张新老建筑应该协调的人,看中了它在轴线、用材上与老馆的呼应,更有不少建筑师如同中了邪魔一样,在建筑方案中忍不住要作出梯形分割的平面和象刀锋一样的立面造型。

   老实说来,通过杂志图片和幻灯片,我的视觉也深深感受到东馆的震憾,以至于当我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看到那么平和而慈祥的贝老先生时,几乎想像不出他的创作状态到底是平和如静水还是激动如岩浆喷发。然而,当我1999年11月份第一次亲临东馆时,也许是因为久震之后己经麻木,我看到的是冬季暖阳下新旧馆之间的高度和谐。当然,我对贝老先生的创新能力仍然充满敬意,并且,脑子里浮现出另外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西方建筑的石构建筑体系是不是容易保持一种延续性?一是石构建筑保持久远,因而不朽的杰作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不似中国木构建筑,除了"楚王一炬,付诸焦土"的人为因素,即使风雨侵蚀,也使得孙辈难见祖父的建筑。扯开了说,木构建筑作为祖传基业的易朽性,影响到了"富不过三代"、"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历史成因。二是建筑美学构成上的延续性,即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即使不加石材饰面,也很容易与西方古典建筑相协调。这尤其是中国雕粱画栋的木构建筑所不能达到的。用钢筋混凝土盖房子,要与中国古建筑协调,似乎只有仿造成木梁木柱。斗拱飞檐的样子,这正是北京火车站(老站和新站)、北京美术馆、人民大会堂等中国名建筑勉为其难而为人所垢病之处。由于这个原因,在中国,欲冲出传统建筑束缚而创出新风格的人,既不敢背"文化虚无主义"的包袱,就只好提出继承中华民族建筑传统必须"神似"而不是"形似"。然而,几十年探索过程,证明至今仍未有一座建筑称得上形不似而神似的。因此之故,前北京市长陈希同倒是一点不象理论家们扭捏作态,他倡导"夺回古都风貌",直接了当在尽可能多的新建筑上加大屋顶。

   另一个问题是,贝聿铭先生的东馆确实与旧馆有许多协调的因素,然而又具有无可置疑的创新特点。理论家们释之为保持了当地的文脉而又形成了新的符号。用一句语言学术语,就是保持了原有语法而创造了新的句子。这是贝聿铭大师的高明之处。相较之下,中国的有些建筑大师就要挂不住脸了。己故的张大师,那位喜欢用混凝土仿木构的先生我们就不说了。现在正在清华大学大肆复古的另一位大师,提倡的正是温馨可人的"文脉主义"。清华大学图书馆扩建,新建部分面积与体量超出旧建筑很多,然而几乎原样重复了旧建筑风格。新旧馆之间"天衣无缝",这正是拥戴者们极力欣赏的。接着新建规模巨大的理学楼,有实验室、教室,也仍旧延续老图书馆的风格。这些建筑相距不太远,如那位大师所言,这些建筑的相似性,"形成了校园建筑的整体氛围"。问题在于,如果老图书馆是中式建筑,要保持一种整体氛围,似乎只有依样画葫芦一条途径,然而,老图书馆是一座西洋式建筑。让一种风格无休止地蔓延一一比照一下贝氏的东馆,高下之分昭然在目了。


本文关键字:暂无联系方式房地产知识房地产知识

《浅议贝聿铭的东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