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分析和展望

时间:01-27 20:26:18 浏览:6862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房地产知识

   由于近百年来我国建筑开始受到外来建筑文化(好的和坏的)的强烈影响,也就不免要联系到外国、特别是西方的建筑历史来观察思考,希望既能够追寻这一影响的来龙去脉、有能将我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摆到一起来作某些比较研究,并力求从中得出某些有助于进一步搞好我国建筑发展的结论来。

   解放近40年来我国的建筑发展并不尽如人意,问题很多,建筑问题关联的因素众多,有许多问题的解决不是建筑师所能为力的。因此本文想侧重于建筑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的问题上,因为这是建筑师应该能够发挥作用的方面,同时,这也是在我对问题的长期思索中感到是存在问题的方面。

   多年来人们比较普遍抱怨我们的新建筑千篇一律。与此有连带关系的另一种不满是,感到我们努力探求一种中国自己的民族风格而不可得,无所适从。对此,1984年在广州《世界建筑讨论会》这个高校理论教学与研究人员与设计部门搞实际设计的人员会合的讨论会上,就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搞实际设计工作的同志有的希望能拿出一种现成、具体的处理,可供设计者应用;而主要搞理论教学研究的人中则有的认为拿不出来,或更确切的说,是认为不应该拿出这种形式来。当然那个会也不可能得出一种公认的正确答案,但却能促使大家去进一步深入思考探索。

   记得我在那次会上发表过这样的意见,认为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对建筑风格的固定观念,做设计总想要找一种已经固定了的、公认的现成典范形式来袭用。在那次会后,我的思索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的问题,到底建筑设计、特别是设计中的艺术形式处理,应该如何进行。我们不能停留在察看一座座新建房屋,仅仅去看其形式有什么新的型范可供我们在设计中如法炮制。如果这样下去,我们就会停留在炮制旧形式上,再也不会有发展提高,这无异死路一条。我觉得要克服这种非常有害的对风格形式的固定观念,需要放长线钓大鱼,需要回顾历史,追根寻源,挖出产生这种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的根源,才能克服它,才能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一.这种创作思想和方法来自于我国的建筑教育。旧中国的那套建筑教育(世代相传至解放后可说也没有根本的改变)主要由美国传入的,而美国又引自法国的巴黎美术学院,它在19 世纪以至20世纪初是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大本营,其创作思想和方法的特点就是以“建筑即艺术”为理论依据,并认为古来一切公认为美的形式都是永恒的,可以搬用,而不顾建筑内容的变化。

   这还不够,我们还必须挖一挖学院派创作思想和方法产生的土壤,让我们再看一看学院派复古主义之前那段历史的沉淀物。这又需要从更古的历史说起。本来,西方建筑体系自古希腊开创,历经古罗马,中世纪,(当然还可以列入对西方体系颇有影响的拜占庭建筑)知道意大利文艺复兴期,每一时期都有自己创造性的发展,每一时期都对建筑提出新的要求,都相应地在结构、材料、空间布局形式和细部处理上有全面的发展创造。但是到文艺复兴期之后,好像原来的那些创造,经文艺复兴期总其大成,已经差不多够用。包括16世纪在内,以至延续到18世纪下半西方爆发产业革命之前的那两三百年间,简直与材料和建筑结构等技术方面竟没有什么进展,换句话说,尽管社会有发展变化,但对建筑的要求都主要是建筑艺术形式山的,竟不需要建筑师灾区探索新的结构体系和新材料新技术就可以满足了,二三百年间的这种局面,好像自然而然使人们认为,建筑设计不过就是搞搞艺术形式。不信请看文艺复兴晚期、巴罗克时期,法国的古典主义,洛可可风格时期,以及接受意大利和法国影戏影响的西欧其他各国的情况,无不如此,这种局面对“建筑即艺术”观念的形成,确是一种丰沃的土壤。当时领头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形式和法国古典主义的宫廷建筑和几何园林艺术,确实成为全欧洲景象抄袭搬用的典范。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正是反映了这种社会实践的需要,于是那一套教学也成了全欧、全美以至全球抄袭搬用的典范。这正是旧中国大多数建筑学生所学到的建筑创作思想和方法。目前仍然严重存在的那种要求拿出一种形式供大家使用的想法,其根源应在于此。

   二.我国建筑界之所以能接受这种创作思想和方法的影响,又是有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内部原因的,尽管表面看来好像仅仅是帝国主义侵略带进来强加于我们的。但若是不看到我们自己内部存在的问题,那我们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给我们造成的这方面的伤害到底何等惨重。我的确感到我们对解放后的恢复元气是看的太轻易些了。

   首先应当注意到,我们整个民族缺乏建筑理论和知识方面的积累和素养。古代虽也有那么星星点点的一些,但与西方相比之下,可以说没有形成整个民族世代相传,充实丰富的建筑理论体系。试看老子那句现在我们引用频繁的有关建筑的名言,古来就没有打进建筑领域并得到发挥,直到西方人引用了,我们才感到自豪起来,可是这已是20世纪的事了。我们在古代本来就没有建筑师这一行当。在西方,古罗马(相当我国西汉时期)以着有称得上是建筑理论(或包含有建筑理论)的专着(维特鲁维的《建筑十书》)流传至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相当于我国明朝),西方又出现了知识分子建筑师(或艺术家兼建筑师)。有人说外国自古埃及已有建筑师了,不过那必同时是工匠,即体力劳动者。无论如何,我国一直把建筑当作匠作,历来只有工匠,没有建筑师的。所谓设计,主要听命于“业主”即,宫廷建筑听命于帝王(根据礼制),寺庙建筑主要听命于僧道(或施主),住宅园林听命于宅主、园主,所谓“七分主人三分匠人”


本文关键字:中国建筑  房地产知识房地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