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1-27 20:26:44 浏览:6577次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房地产知识
内容摘要:从土地产权、管理体制、经济基础、思想观念等方面对深圳村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探寻,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村镇建设问题 原因 策略
特区管理线将深圳全市在空间上分为两部分,管理线以内为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以外又分为宝安区和龙岗区。深圳村镇建设问题主要集中在特区外,毗邻经济特区的特殊地理区位使特区外村镇建设问题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有其特色,本文将对深圳村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探寻,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
一、深圳村镇建设现状问题
十几年的村镇建设使特区外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生活和居住条件也因此有了极大改善,但村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集中体现在土地开发的低水平无序扩张与失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土地市场的形成,特区外围农民对于土地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数千年来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土地依恋情结”在内容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农民历来固守和崇拜的土地的农业价值已经被土地商品化带来的巨额的现实利润所取代。随着城市化的逐渐扩展和延伸,各镇各村的农民对土地开发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村民热衷于兴建住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忙于开发工业用地,区、镇两级政府也忙于开发其中心区。据布吉镇调查,兴建住宅最多的农户拥有6栋私宅,这显然远远超出了家庭居住的需求,主要转向以房屋出租赢利为目的。
由于区、镇、村多级建设,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在局部利益的驱动下超前提取土地效益,致使建设规模不断低水平重复扩张,并造成已开发土地的大量闲置。截止1996年底,深圳市共有各类已推未建土地178平方公里,大部分位于特区外,其中龙岗区推平未建土地达81平方公里,约相当于其建成区面积的80%.宝安区推平未建土地则高达73平方公里,相当于其同期出让土地的3倍多。虽然深圳市政府于1993年制定了《深圳市宝安、龙岗区规划国土管理暂行办法》(深府「1993」283号文),对乡村非农建设进行规范和控制,但由于建设速度过快,再加上特区外围地区规划建设管理力量相对薄弱,乡村建设的无序扩张未能得到有力的控制。
与建设规模不断扩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却未能得到相应的关注,村镇建设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探析
村镇建设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不断调整的历史过程。上述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既受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复杂的内部矛盾制约,也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模糊的土地产权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又是一种特殊财产,土地产权制度有着丰富的内涵,具体包括:1.土地所有权制度;2.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权力的运用及限制;3.有关土地权力产生、转移、消灭的办法和规定;4.土地收益的分配制度;5.土地管理权限及制度。
特区外土地所有制是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并存,除区政府所在地和个别开发区土地为国家所有外,大部分土地是以行政村甚至自然村为基本单位的集体所有制土地。目前我国对国家所制土地产权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而对集体所有制土地的规定则较为模糊,具体表现在有关集体所有土地的计划管理权、规划管理权、行政管理权、地籍地政管理权、经营管理权以及与土地密切相关的房屋和建筑
本文关键字:深圳 房地产知识,房地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