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1-27 20:28:13 浏览:6798次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公文
幼儿园大八班家长会家长发言稿摘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永远的老师:家庭是帮助孩子迈出人生第一步的“学校”
源 自物业论文
幼儿园大八班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XX的妈妈 zz
尊敬的老师和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XX的妈妈,首先感谢代老师和李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跟大家坐到一起,共同交流,共同探讨孩子们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不是专家,因为在咱们大八班,比XX优秀的孩子有很多,所以,今天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是谈一下我教育孩子的一些体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永远的老师:家庭是帮助孩子迈出人生第一步的“学校”,同时也是促进孩子永远成长发展的“学校”。所以,那种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同时也把教育孩子的任务统统交给学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自觉自愿地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职责,并不断研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正如一则公益广告词所说的:“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许多品质和行为习惯都是深受父母影响的,如尊敬长者、勤俭节约、爱惜粮食,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等,都需要在家里由家长正确引导和督促下才能完成。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主要是从以下几点做的:
一.经营好我们的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
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孩子刚上大班时,回家后经常告诉我谁谁打他了,于是我问他:“他怎么打你了。”孩子说“他踢我肚子,还打我头了。”这下我明白了,现在的男孩子看了太多的什么《奥特曼》《铠甲勇士》之类的动画片,所以一玩起来就是挥胳膊动腿,我就告诉孩子“这些小朋友不是打你,他们就喜欢这样玩,你要是不喜欢就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后来,孩子再也没有说过这样的事。
我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德育我们主要从要求儿子不说谎、要谦让、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另外为孩子讲德育故事,购买德育故事光盘。我发现孩子看这些故事时特别的安静,看来这些内容是对他有所触动的。当然,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二、培养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快乐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现代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在孩子进入社会前,如果能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就有可能使孩子更充分地实现自我的价值,所以小小年纪就要学很多门知识,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结果是浪费时间和金钱,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我发现孩子从小就是玩什么都很专注,于是给孩子报了国际象棋班,以此培养他专心思考的能力。
另外,我还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是这样做的: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在我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我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他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
(二)不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我从不过多的去管他。通常,在这一阶段,我认为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三)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我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我们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
(四)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在家里,我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早期我经常在一个故事讲完后提出一个小问题,让他回答,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孩子专心倾听的习惯,又激发了他的阅读兴趣。现在,孩子学了拼音,我经常让孩子借助拼音和已认识的字来读故事,不认识字的我就帮他读下来。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孩子的阅读兴趣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三、鼓励孩子获得成功,提高孩子的成功感。
成功是使孩子感到满足,并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孩子一旦获得成功,就感到满足,并愿意继续学下去。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引导孩子,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个孩子的智力、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家长应该全面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去制定一些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觉得能够做到,他就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就会获得成功。当他体现到成功的乐趣时.就会有兴趣,有信心去实现下一个目标。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孩子就不断取得进步。孩子树立目标.建立方向,是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家长要耐心引导,具体帮助,使孩子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比如今年寒假,孩子的日记作业,每当写完一篇,我就让他给家里人读,大人听了肯定会夸他一番,孩子听了当然无比得意。但是,让孩子获得成功感,我并不允许他在达到什么目标后向我提条件。上学期期末考试,孩子考了双百,在将这种喜悦与我们一起分享后,他开始要奖励。我直接就告诉他:“你考得好是应该的,如果你考不好,我才要好好问你呢”这样他肯定会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义务,而不是为家长或老师而学。
四、绝不纵容姑息孩子将当天该做的事拖到明天的赖皮行为。
五、六岁的孩子难得自觉,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做家长的在管教孩子时,也不能一味地顺应孩子的天性,该坚持的还是要坚持,该严厉的还是要严厉。在正常的上课期间,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没有任何条件可讲的;对于节假日的作业,则根据作业量为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并将计划列成表,剩下的工作便是督促他按计划表去按时完成作业量。如果孩子出现赖皮、撒娇行为,绝不姑息,要让他真切得感受到赖皮、撒娇行为的后果:原订的外出游玩等孩子喜欢的的节目计划坚决取消。久而久之,孩子知道了赖皮的代价,便养成了按计划完成作业、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五、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