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时间:01-27 20:26:06 浏览:6717来源:http://www.fangxiucai.com分类: 岩土工程

    3-1

    粉砂夹粉土

    24.3

    0.753

    19.11

    14.7

    27.3

    9.3E-04

    3-2

    砂质粉土

    28.3

    0.869

    18.52

    13.3

    28.0

    1.7E-04

    4-1

    淤泥质粉质粘土

    39.5

    1.152

    17.69

    14.1

    7.9

    /

    4-2

    粉质粘土

    25.1

    0.806

    18.86

    61.1

    13.7

    /

    5

    含粉质粘土

    23.8

    0.730

    19.42

    27.0

    16

    /

    6-1

    粉细砂

    17.9

    0.634

    19.42

    8.3

    29.4

    /

    6-2

    砾砂

    17.5

    0.625

    19.45

    /

    /

    /

    7-1

    圆砾

    /

    /

    /

    /

    /

    /

    7-2

    卵石

    /

    /

    /

    /

    /

    /

    据地质报告反映,对基坑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主要为上部的孔隙潜水,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地下稳定水位埋深在1.50m~2. 0m左右,据附近资料,丰水期时,地下水位接近地表。地下水属潜水型,场地为**江古河道,受上游侧向径流补给,水量充沛,具有明显的埋藏深、污染少、水量大的特点。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及水网的入渗补给变化等影响。承压水头埋深一般19.66m;基坑挖土深度为11.1-13.4 m。对本工程基坑开挖影响不大。地下潜水、承压水对基础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能。基坑底所在土层为粉砂夹粉土,无不良地质分布情况。

    附图:地质勘探点布置图

    典型地质剖面图

    土质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汇总表

    基坑周边环境关系图

    四、围护结构设计概况

    1、本工程地下室基坑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桩加二道钢筋砼内支撑的围护体系,外侧设置一排Φ850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对电梯间挖深部位,采用70厚素喷C15混凝土处理。排桩采用Φ800@1000钻孔灌注桩,桩间距为200㎜,桩长17.6-21.0m,混凝土强度为C25,主筋直径为Φ22~Φ25二级钢;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分别设在-2.40 m和-6.50 m处,支撑梁梁高为800㎜,砼强度为C30;钻孔灌注围护桩,共369根;新增支撑桩31根;利用工程桩作为支撑桩22根,桩径为Φ800,工程桩为钻孔灌注桩。止水三轴水泥搅拌桩采用全面套打施工工艺,桩长24.0m,基坑四周连续布置。

    2、基坑顶部设置贯通的300×400的地面排水沟截流,每隔20-30设置窨井,将地表雨水、施工废水集中沉淀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网;基坑内排水采用临时明沟,集水坑方式,利用潜水泵定时抽水。如发生渗漏,视实际情况采取封堵或注浆措施进行止水。

    附图: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图

    水平支撑平面布置图

    基坑支护围护剖面图

    水泥搅拌桩平面布置图

    水泥搅拌桩剖面图

    五、基坑降排水措施

    1、基坑外排水

    待冠梁一完成,立即在基坑顶部设置贯通的300*400(H)地面排水沟截流,并每隔20~30米左右设置一个600*600*1000的砖砌窨井,施工现场雨水、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网。

    2、基坑地表水

    基坑止水帷幕完成后,坑内地表水在粉土层,坑内降水主要依靠明集水坑和自渗井相结合的方式降水,集水井和自渗井的数量视实际情况而定,在土方开挖前一星期前设置完毕,确保开挖前水位在所挖土层1m以下。

    3、施工阶段雨水

    粉土层挖除后至淤泥质土层已无地表水,基坑排水主要考虑天落水,基坑排水采用明沟、集水坑方式排水。离开围护桩边4m以外沿基坑周边设排水沟,基坑内结合承台设1000×1000×800mm集水井,每个集水井内设一只潜水泵,派专人负责管理,定时抽水。在基础底板砼浇筑前,及时采用级配砂石将坑底排水沟和集水井回填密实,浇筑砼垫层,避免对基础结构的施工造成影响。

    附图:地下室坑内外排水示意图

    六、施工部署

    (一)管理体系及项目班子配置

    项目经理:***

    执行经理:***

    生产经理:***

    技术负责:***

    施工员:***

    质量员:***

    安全员:***

    资料员:***

    (二)施工进度安排

    整个场区沿后浇带划分为五个施工段,详见施工段分段图。总体施工顺序由西向东进行。具体各阶段进度安排如下:

    1.三轴水泥搅拌桩进度计划:

    安排一台三轴搅拌桩机进行施工,坑外止水帷幕搅拌桩共626付,一台桩机计划平均每天完成13.32付,47天完成。

    2.钻孔灌注围护桩、支撑桩、钻孔灌注工程桩进度计划:

    安排15台桩机进行施工,围护桩共369根,支撑桩31根,工程桩375根,每台桩机平均每天完成0.83根, 60天完成。

    3.土方开挖

    (1)施工顺序: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结合水平支撑布置形式拟总体上分三层开挖,每层开挖时再分段分层开挖。由于第一道水平支撑梁标高为-2.4米,埋深2.8米,第一层挖土需将土方挖至-2.4米,再将支撑部位的土方局部开挖到支撑梁底进行支撑梁施工。第一道水平支撑梁施工完成后,进行第第二、第三层土方的开挖施工。

    (2)进度计划

    第一层土方开挖:20天

    第二层土方开挖:35天

    第三层土方开挖:40天

    4.水平支撑梁

    (1)施工顺序;围护桩压顶梁在-0.40米,随着围护桩的施工进度同步跟进压顶梁施工。第一道围檩、水平支撑梁在围护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第一层土方开挖后,随着挖土的进度、顺序开始围檩、支撑梁施工。第一道围檩、支撑梁完成后强度达到设计即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施工。第二道围檩、支撑梁结合土方开挖的进程进行施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关键字:施工方案  基坑支护  岩土工程工程建筑 - 岩土工程